2022年,全市生态环境领域54项权责清单中,市级权责清单由原来的12项缩减到3项,其余51项下放到县级生态环境部门,下放比例由原来的77.7%提升到94.3%;
针对“5020”、民生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我市开辟绿色通道,分别承诺16个工作日、10个工作日审批,大大压缩环评审批时限,助推项目顺利开工建设;
……
近年来,我市生态环境部门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坚持更彻底的放权、更快捷的审批、更精准的服务,以“加减乘除”法着力优化营商环境,让实体经济享受“实惠大餐”,助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事权下放上做加法。市生态环境局高新区、昌南新区分局成立后,市生态环境局立即对其进行赋权。“园区生态环境局可享受市级同权,有效解决了长期以来制约园区发展的跨区域环保受理审批问题,实现就地受理、就地审批,做到园区事园区办,一件事一次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同时,考虑到新成立的园区生态环境局人员少、力量弱,市局还安排专人全程指导和协助办理相关工作,确保相关事权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
此外,继陶瓷制品等60个行业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和等级公路等12个行业环境影响报告书项目审批权限下放至县(市、区)后,2022年3月,市生态环境局对38个市本级权限内的行业环境影响报告书项目和全部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进行了再下放。市本级环评审批权限主要集中在化工、医药、固废处置、化学纤维等重污染项目和“两高”项目,做到了应放尽放。
审批时间漫长一直广受诟病。市生态环境局采取扎实的举措,在审批时限上做减法。对环境影响报告书项目,承诺20个工作日(含公示15个工作日)审批;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承诺12个工作日(含公示7个工作日)审批。
在优化服务方面,市生态环境局做乘法。一是全面落实“三服务”工作要求。以上门服务单的形式,主动做好“5020”等重点项目服务工作。同时,主动前往市行政服务中心,就容缺受理申报相关材料与窗口进行沟通对接,进一步方便和简化企业办事流程。二是全力保障我市重大建设项目。经多次与省生态环境厅沟通对接,高新区电镀集控中心项目、景德镇乐华陶瓷水龙头项目、浮梁县景龙特种陶瓷有限公司年产800万套(件)先进陶瓷项目等多个重点建设项目于2022年获省生态环境厅正式批复,为我市先进陶瓷、航空、医药化工等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三是推行正面清单制度。对疫情防控、农副食品加工业等18个行业46个项目类别实行告知承诺制,可在企业承诺的基础上,不经评估直接作出审批决定。对农业、食品制造业等31个行业51个项目类别实行环评豁免管理,无需办理环评手续。
“只有思想破冰,才能行动突围。”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解放思想方面,市生态环境局做除法。在全省率先推出环评降级管理措施,对入驻高新区电镀集控中心的建设项目,可降级为环境影响报告表,切实降低企业的环评成本、时间成本。推进容缺受理制度,对尚未修改完善的项目,同步开展容缺受理。推行园区监测数据共享,向社会公开我市第一批工业园区环境质量监测数据成果,大幅降低拟入驻先进陶瓷企业环评编制成本。
更多招商动态请关注:江西景德镇工业园区:http://jx.taxs.vip/park/view.html?id=13651
本文系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来源:江西园区招商网
展开